什么是茶饮产品“造景”?简单来说,一杯饮品的观感不再是茶基底与小料的堆叠,而是用“造景”的逻辑,比造型更进一步,把小料有机组合,让顾客有更多想象空间。
茶饮高颜值的玩法逐渐开始进入“深水区”,在餐饮、烘焙界,用食材“造景”已经不鲜见,在盘子里、蛋糕上“造景”相对容易,那么在杯中如何“造景”?
茶饮“造景”,有5个参考思路:
1.高颜值+有内涵,激发共鸣
“造景”造的不仅仅是一个“型”,它可以更加有意义,结合现在年轻人都非常认可的概念。
2.更“夸张”的水果表达
大家都在卖水果茶,我发现水果茶更加jizhi的卖法:直接“造景”造出水果的样子。
3.花朵“凹造型”,戳中女孩子的心
鲜花最受女孩子们喜欢,同样也会吸引奶茶女孩们的注意。
4.借用明星/IP形象
5.借势国潮文化,更易出圈
去年至今,饮品在不断与国潮、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。
“造景”就是把一种想突出的原材料放大,或是做出有趣的效果。
往年大家“造景”是为了好看,今年在好看的基础上,门店开始融入概念、内涵,让一杯饮品,也能表达态度,彰显认同。
茶饮的“造景”为了让产品具有自传播的属性,增加消费者主动传播品牌的意愿。它的本质,是给顾客增加一个购买的理由。
好的“造景”,是用创意降低操作难度。任何创意的前提,都要考虑实际可操作性。
很多品牌不是不愿意去做,而是太复杂的步骤,反而可能造成消费者失望更多,出品难以标准化,还有可能造成客诉的风险。
因此,“造景”时就要想清楚,这是一杯需要快速复制、标准化出品的饮品,还是一杯小范围引流的产品。
“造景”也要适度。每一个人做出来都一样,刚入职的伙伴也可以做好,这就是该有的“度”。
此外,很多“造景”用到的原料,并非是茶饮常用的小料,需要更加注意物料管控。比如草莓干是否会因存放受潮,做头发“造景”的龙须糖,如何合理使用和保存等。